年华落幕,时光染寒
冬至之时,心亦向暖
一年一冬至,一岁一安康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和南瓜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即使阴气依然强烈,此时山中的泉水仍然没有被冻结,而且温热可以流动。
冬至已至,随之而来的凛凛寒风或许让你的抵抗力变得脆弱。在这感冒多发的时节,小编收集了两个预防感冒的小技巧送给大家。遇冷做体式呼吸;将两手抬至腹前,做深呼吸,吸气时意想四肢吸气,并将两手臂略向外扩张,这样就可以增强抗寒能力不致感到冷了。身冷搓后颈;如果冷气已侵入肌体,感到全身发冷,就用手掌使劲搓颈后发际,每手搓100下,一般就可出汗了,出了汗就可避免感冒。
南吃汤圆北水饺,冬至也不例外。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温度越是低,咱越是要热热闹闹。冬至的习俗可真不少,吃水饺喝羊汤,来看看你们都知道哪些吧!吃点什么;中国人过节总惦记着吃些什么,汤圆、饺子、糯米饭,各地有各地的习惯。九九消寒;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数到第九个九便是“九尽桃花开”。温度回暖。祭祖;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冬至赠鞋;在冬至节里,民间有赠送孩童鞋帽的习惯。主要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漫漫长夜可以回忆一年中温暖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展望未来的分分秒秒。愿你在这个长夜,能融化掉这一年所有的不快乐,迎接冬的宁静,展望春的美好。